本篇内容原地址:微信公众号 “网配小透明”→ 原地址
追《三体》广播剧追了好久,不得不承认,优质的作品听起来就是让人欲罢不能。
整部剧在定位还原、演绎、制作上都没有太大的短板,听起来就显得更加流畅。而对比起我之前听的有声小说的版本,广播剧又更有画面感。
所以,我决定拿《三体》作为一个案例,来说一下,我们通常在说广播剧的画面感时,到底是在说个什么东西。
——- 没啥大用的科普 ——-
音频作品,对比视听作品来说,有着天然的短板。
因为,通常情况下,人通过耳朵收集信息的能力是比较弱的,并且在收集过程中、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比较多的遗漏。
所以,当大脑只能通过一个渠道(耳朵)收集信息,要做到快速分析、合成出一个有效资讯,需要比视听双渠道更长的反应时间,而且形成的记忆印象也更加薄弱。
因此,作为只通过声音传达信息的音频作品,要让人在长时间只靠耳朵获取信息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到必要信息,并且能够形成一套有逻辑、有细节、有层次的结构型讯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画面感,就需要做到作品中既要有内容又要有取舍。
《三体》广播剧 第一季 海报
所谓有内容,应该比较好理解。
内容,通常来自人物、场景和氛围感,也就是CV的表演,后期的音效音乐以及节奏、衔接。
编剧、导演和CV三方对于角色的理解和呈现,往往在CV一开口就决定了我们对于一个作品、一个角色的基础印象。
比如《三体》中的旁白(CV:王明军)。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政论型的宣传片,我大天朝的政论片配音有个比较统一的偏好,这个偏好基本上从我们建国到现在都没有发生过太大的改变。
所以,《三体》的旁白一开口我的脑子里马上就条件反射出现了浓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论感(这种感觉我在看《流浪地球》的时候听到那个小班长用吟咏的语气说着“希望是……”的时候我也有出现)。
这是一种充满中国特色的调子,旁白在一开口就为听众打下了整部作品的背景环境基础。
可能有的人直觉性地不喜欢这个调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旁白的调子直接将你听剧时脑内的画面罩了一层独特的滤镜。
无论后续出现再多的超时代元素或者科技科幻元素,脑中也不会跑偏到好莱坞风,旁白将你紧紧地抓在了中国背景之中。
《三体》广播剧 第二季 海报
再比如警队队长史强(CV:刘琮)。
CV在演绎这个角色的时候,把声音的颗粒感加强了,气息也比较拖沓。
所以史强和汪淼见面的第一场戏,他一开口我脑子里就已经画出了这个烟瘾重导致嗓子比较沙哑,长年待在警务一线形成的有点油有点无赖式的强硬性格的警官形象。
我甚至已经想象出他可能是个方脸,下巴上有些没来得及刮干净的胡茬,衣服和肩膀都有些垮,腰板却是暗暗蓄力的紧绷感,眼睛看着汪淼,眼角却想着往门里溜缝儿。
当然,脑内的细节取决于我们在日常积累里对于这类人物形成的印象,而打开这个印象的开关,不过就是CV的头3句话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特别棒的CV或者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关键就在这里,他们抓住了人物形象的特点,把这些内容有效地传达出去了。
如果说一部剧是一棵树,CV的念白就是树干,音乐、音效就是树叶。
没有音乐音效的剧,也能听得懂,但就是显得干瘪瘪的不得劲,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场景搭建不足。
《三体》的场景搭建做得并算不太复杂,但是信息相当的凝练、准确。
关键就在细节的打磨。
比如,人力计算机的两场戏。
一场是3个士兵的演示,他们举旗时的衣服摩擦声干净、有力,往和返的摩擦声是成对而非相同的,配合汪淼的OS,就能想象出3个健壮的、训练有素的兵卒在指挥下一令一动的那个画面。
另一场是3千万士兵组成的人力计算机正式启动运行,号角声、鼓点配合着脚步声、兵器碰撞声、马嘶声,一个大军检阅一般的大阵仗就铺开了。还有士兵回应时的吼声的层叠感、回音感,都能让人想象出秦皇检阅时是在一个高台上俯瞰整个军队的画面。
另外,秦皇拔剑启动计算机时,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个拔剑的声音跟我们武侠剧听到的很利落的拔剑声不一样?
它的时间比较长。
我的理解,这不只是因为秦皇拔剑是礼仪需要所以比较缓慢造成的,应该还有一个原因是秦王剑的形制是比较长的。(听到这个细节的时候我还觉得挺有意思的,说不准是我想太多呢。)
《三体》广播剧 第一季 第二集 海报
配乐的选择,同时影响着一部剧的场景感和氛围感。
这个应该不用说太多,老广播剧人都知道,如果你实在懒得搭场景,铺好BGM也能比较好地带动听众。
而《三体》优秀的地方在于,不只是利用BGM天然的调性去把控听众的情绪节奏,更是把音乐的节奏和剧情的节奏、转折连在一起。
同时,它不盲从念白的情绪或者是场景背景的需求,在配乐的选择上风格也尽可能相似(至少在同段落里不会太跳跃),这是形成一以贯之的氛围感很重要的地方。
哪怕是罗辑喝了300年陈酿红酒结果食物中毒那段,表达讽刺、幸灾乐祸以及命运的反噬这样氛围的音乐,用的也是极具歌舞剧氛围的一段曲子来配合全剧的基调。
我以前遇到过一些新后期,他们还没建立起自己的音效库、配乐库,因此他们的作品最大的问题通常都是出在配乐上。BGM的风格跳来跳去,导致整部剧听起来就是在不同的画风里面穿来穿去,听众一出戏,就感觉整部剧处处是瑕疵。
氛围感塑造的例子就不举了,听剧无处不在感受它。
我想另外说的是,因为《三体》的对话太长,往往还结合着大量比较枯燥的理论内容,所以铺音乐的压力就更大一些。
铺得太满了,容易出现不适宜长时间听下去的厌烦感,这也是我下面要说的“有取舍”的内容之一。
《三体》广播剧 第三季 海报
“有取舍”,是确保重要信息能够有效被获取的高性价比方案。
而《三体》在取舍上做得就相当漂亮。
一个是选用旁白。
广播剧发展到今天,大部分剧目里面基本不再使用旁白了。很多剧组都更倾向于用饱满的场景搭建,增加角色的OS、对话来替代旁白所需要传达的信息。
二者之间没有孰高孰低,只在运用是否得宜。
《三体》广播剧保留了原著中的旁白语言,让整部剧的简洁美得到贯彻。
不过讲实话,我觉得旁白的保留也很大程度降低了编剧改编的难度和听众听剧的门槛。
这部剧旁白要传递的信息量还是非常大的,换成幕次的话很有可能听众会错过一些重要信息,也会导致有些戏份失去韵味。
比如,第三季开头的长长一大段以蚂蚁视角描述的罗辑与叶文洁的交谈,承接着第二季结尾的“你们是虫子”,充满了如同命运一般的讽刺感。
如果这个段落拿掉旁白,虫子的场景视角难表达,人类的场景视角又缺乏隐喻感,无论哪个都不如直接用旁白来得漂亮。
《三体》广播剧 第一季 第六集 海报
而在后期方面,我之前说过《三体》的场景搭建并不太复杂,大多数时候都只有3层,一层念白、一层必要的动作音效和氛围音效、一层BGM,
像人力计算机启动、舰队起航或者切割审判号这种大场面,才会出现大段落的多种音效叠加组合制作。
但是,简洁并不意味着简单。
《三体》在有旁白和念白的前提下,保留下来的后期音效都是有意义且能被有效传达的,在避免给听众造成信息量过载的负担的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完成脑内画面的组建工作。
比如,丁仪和汪淼的桌球实验,丁仪在叙述5次不可思议的结果时,后期配合内容进行了音效模拟,让5个不可思议的结果能够脑内出不同的画面。也与实际的桌球实验中5次几乎相同的撞击声形成了对比效果。
不过,这样的简洁处理也有缺点。
譬如,第三季的转场切换频率比较高,普通居民视角和政府高层视角两条线交叉进行。
编剧后期都没有做足够的衔接,导致有时候猛地在两条线之间跳跃就有很明显的听感不适。
比如从两个退休老头的对话猛地切到战略会议,一个不注意就怀疑自己是不是跳剧情了,这个对于听众并不友好。
在音乐的处理上,我觉得目前的方案算是一种值得参考的取舍。
要避免长对话造成的出戏感,又要避开过犹不及的满铺法,后期相当鸡贼(?)地用段落组接的方式来处理。
一个长对话中运用到超过3支的配乐,在剧中也不是太少见。
有的地方切换得太频繁是会引起不适感,但是整体效果听起来还是很不错的,我真的是在听的时候频频飙泪,或者是背后起毛。
就是这个操作对后期选取配乐的要求比较高,一个段落中表达情绪起伏的乐曲风格需要相近,不能太跳脱。
话说,《三体》是有请音乐团队来制作部分配乐的,不知道后期会不会出原声合集?
另外,在场景的切换间,后期把节奏控得比现在的常见剧目要紧。
像是脚步入场、汽车驶出等等,给空镜留的时长都比较短,这里面应该也和时长限制有关,但是这个把控的分寸与整体的调性并不冲突,所以听起来让整部剧的节奏倒显得更加利落了。
《三体》广播剧 第四季 海报
总结一下,看书也好听剧也好,我们在说一个故事充满画面感的时候,其实关键都在细节里。
人物的细节、剧情的细节、后期的细节,环环相扣,才能让听故事的人像拼图一样,脑内出一个具有层次的画面。
因此,当我们通常在说一部剧缺乏画面感时,并不只是后期要背锅,整个剧组都应该有个自觉性。在讲故事这件事情上,劲儿要往一处使,别让各个岗位各自为政。
作品传送
《三体》广播剧主题曲 《尘海》- 毛不易